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正文

5s管理法的目的(5s管理法包含)

2024-05-30 2006 0 评论 企业管理


  

本文目录

  

  1. 5S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2. 实施5S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3. 为什么要实施5s管理
  4. 实施5s的目的是什么
  5. 什么叫5S管理的目标

2、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

  

5、减少直至消除故障,保障品质。

  

5S管理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5个S,即:Safety(安全)、Sales(销售)、Standardization(标准化)、Satisfaction(客户满意)、Saving(节约)。

  

1、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

  

2、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

  

3、现场最能反映出员工的思想动态。人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一个人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认为的最理想、最顺心的工作,如果他感到不称心,心理就可能别扭而意气用事。

  

4、在5s活动的基础上,有的人提出了6s管理活动,记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检”,即每日下班前作自我反省与检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5S管理百度百科_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实施5S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一下6个:

  

1、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的核心是获得盈利,因此所有的工作都应当服务于公司的盈利活动。

  

2、确保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没有一切,因此5S现场管理必须服务于产品的质量提升与稳定。

  

3、服务于生产成本的稳定与合理。企业要获得利润,合理的生产成本是关键之一,因此5S的目标需要服务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稳定与合理。

  

4、服务于企业交期的管控。给客户准时保质保量交货,是企业的天职,同时企业也要通过对时间的管控,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5、服务于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5S管理的核心,虽然5S没有提到安全生产,但是在5S管理的所有方法中,无不体现了安全的重要性。

  

6、服务于员工士气的持续高涨。积极向上的员工士气,是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高涨的士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以上的六个要素,说到一起,就是PQCDSM,也就是效率、质量、成本、交期、安全与士气,即生产管理六大产出。

  

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顾客,让顾客心情舒畅;同时,由于口碑的相传,企业会成为其它公司的学习榜样,从而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再加上很有修养的合作伙伴,员工们可以集中精神,认认真真地干好本职工作,必然就能大大地提高效率。试想,如果员工们始终处于一个杂乱无序的工作环境中,情绪必然就会受到影响。情绪不高,干劲不大,又哪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推动5S,是促成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需要时能立即取出有用的物品,供需间物流通畅,就可以极大地减少那种寻找所需物品时,所滞留的时间。因此,能有效地改善零件在库房中的周转率。

  

优良的品质来自优良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清扫、点检和检查,不断地净化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避免污损东西或损坏机械,维持设备的高效率,提高生产品质。

  

整理、整顿、清扫,必须做到储存明确,东西摆在定位上物归原位,工作场所内都应保持宽敞、明亮,通道随时都是畅通的,地上不能摆设不该放置的东西,工厂有条不紊,意外事件的发生自然就会相应地大为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了保障。

  

第六个目的,强调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企业通过实行或推行5S,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这几个方面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7、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

  

第七个目的,可以明显地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焕发一种强大的活力。员工都有尊严和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并带动改善意识形态。

  

推动 5S,通过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实现标准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就会一目了然,使异常的现象很明显化,人员、设备、时间就不会造成浪费。企业生产能相应地非常顺畅,作业效率必然就会提高,作业周期必然相应地缩短,确保交货日期万无一失了。

  

1、5S管理是节约家,实现了成本优化。

  

2、5S管理是最佳推销员,提升了企业形象。

  

3、5S管理不仅是安全保障者,也是品质守护神。

  

5、5S管理形成令人满意的职场,提高了工作效率。

  

法律分析:5S管理的目的是:1、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2、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3、降低生产成本。4、保障企业安全生产。5、减少直至消除故障,保障品质。6、改善零件在库周转率。7、促成效率的提高。8、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第一提高产品质量;第二降低成本。

  

1、推动 5S,通过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实现标准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就会一目了然,使异常的现象很明显化,人员、设备、时间就不会造成浪费。企业生产能相应地非常顺畅,作业效率必然就会提高,作业周期必然相应地缩短,确保交货日期万无一失了。

  

2、一个企业通过实行或推行5S,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这几个方面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5s代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素养。前面4个s是手段。最后一个S是目的。养成员工认真规范的工作习惯。

  

通过做5S,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工厂整齐有序。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人是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因素。通过5s的实施。将使人的素质得到迅速提升。使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 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5S管理"逐渐被国人所了解,并在国内部分企业中开花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S现场管理法

5s管理法的目的(5s管理法包含)


复制成功